anyi333 发表于 2011-5-4 08:10   只看TA 17281楼
引用:
原帖由 liuxing0701 于 2011-5-4 07:59 发表

【成语接龙】:异口同声
【解释】:异:不同。大家说得都一样。形容人们的说法完全一致。
【出处】:《宋书·庾炳之传》:“伏复深思,只有愚滞,今之事迹,异口同音,便是彰著,政未测得物之数耳。”
【成语接龙】:声如洪钟
解释: 洪:大。形容说话或歌唱的声音洪亮,如同敲击大钟似的。
0
yang793399 发表于 2011-5-4 08:19   只看TA 17282楼
引用:
原帖由 anyi333 于 2011-5-4 08:10 发表

【成语接龙】:声如洪钟
解释: 洪:大。形容说话或歌唱的声音洪亮,如同敲击大钟似的。
【成语接龙】:钟鸣鼎食   
解释:钟:古代乐器;鼎:古代炊器。击钟列鼎而食。形容贵族的豪华排场。
0
该用户匿名发帖 发表于 2011-5-4 08:21   只看TA 17283楼
引用:
原帖由 yang793399 于 2011-5-4 08:19 发表

【成语接龙】:钟鸣鼎食   
解释:钟:古代乐器;鼎:古代炊器。击钟列鼎而食。形容贵族的豪华排场。
【成语接龙】:食不甘味     
解释:甘味:感到味道好。吃东西都觉得没有味道。形容心里有事,吃东西也不香。
0
liuxing0701 发表于 2011-5-4 08:45   只看TA 17284楼
引用:
原帖由 zuotian7 于 2011-5-4 08:21 发表

【成语接龙】:食不甘味     
解释:甘味:感到味道好。吃东西都觉得没有味道。形容心里有事,吃东西也不香。
【成语接龙】:味同嚼蜡   
【解释】:嚼:咀嚼。像吃蜡一样,没有一点儿味。形容语言或文章枯燥无味;嚼蜡 : 比喻无味。
【出处】《楞严经》卷八:“我无欲心,应汝行事,于横陈时,味同嚼蜡。”
0
莫伊纳克 发表于 2011-5-4 10:22   只看TA 17285楼
引用:
原帖由 liuxing0701 于 2011-5-4 08:45 发表

【成语接龙】:味同嚼蜡   
【解释】:嚼:咀嚼。像吃蜡一样,没有一点儿味。形容语言或文章枯燥无味;嚼蜡 : 比喻无味。
【出处】《楞严经》卷八:“我无欲心,应汝行事,于横陈时,味同嚼蜡。”
【成语接龙】:拉帮结伙
【出处】看着同学三三两两地闲聊天,拉帮结伙地搞活动,就好像一支行进中的浩荡队伍单把我抛撇在外头。  章诒和《往事并不如烟·君子之交》
【释义】组织帮派,搞小集团活动。
【用法】作谓语、宾语;指搞小集团活动
0
该用户匿名发帖 发表于 2011-5-4 10:40   只看TA 17286楼
引用:
原帖由 莫伊纳克 于 2011-5-4 10:22 发表

【成语接龙】:拉帮结伙
【出处】看着同学三三两两地闲聊天,拉帮结伙地搞活动,就好像一支行进中的浩荡队伍单把我抛撇在外头。  章诒和《往事并不如烟·君子之交》
【释义】组织帮派,搞小集团活动。
【用法 ...
【成语接龙】:火冒三丈  
【释义】形容愤怒到极点。

[ 本帖最后由 zuotian7 于 2011-5-4 10:41 编辑 ]
0
yang793399 发表于 2011-5-4 10:42   只看TA 17287楼
引用:
原帖由 zuotian7 于 2011-5-4 10:40 发表

【成语接龙】:火冒三丈  
【释义】形容愤怒到极点。
【成语接龙】:丈二和尚
【释义】(歇后语)摸不着头脑。指弄不清是怎么回事。
本帖最近评分记录
  • liushilide 金币 +8 鼓励八楼 2011-5-4 12:24
0
liuxing0701 发表于 2011-5-4 10:50   只看TA 17288楼
引用:
原帖由 yang793399 于 2011-5-4 10:42 发表

【成语接龙】:丈二和尚
【释义】(歇后语)摸不着头脑。指弄不清是怎么回事。
【成语接龙】:赏心悦目
【释义】赏:看。心:心情。悦:舒服。指看到美好的事物而心情愉快。
0
该用户匿名发帖 发表于 2011-5-4 11:37   只看TA 17289楼
引用:
原帖由 liuxing0701 于 2011-5-4 10:50 发表

【成语接龙】:赏心悦目
【释义】赏:看。心:心情。悦:舒服。指看到美好的事物而心情愉快。
【成语接龙】:目不识丁
【解释】:连最普通的“丁”字也不认识。形容一个字也不认得。
【出处】:《旧唐书·张弘靖传》:“今天下无事,汝辈挽得两石力弓,不如识一丁字。”
0
yang793399 发表于 2011-5-4 11:53   只看TA 17290楼
引用:
原帖由 segou99a 于 2011-5-4 11:37 发表

【成语接龙】:目不识丁
【解释】:连最普通的“丁”字也不认识。形容一个字也不认得。
【出处】:《旧唐书·张弘靖传》:“今天下无事,汝辈挽得两石力弓,不如识一丁字。”
【成语接龙】:丁公凿井  
【解释】:丁公:人名,春秋宋时丁某在自家凿一井,从而节省一个人力,说“吾穿井得一人”,别人以为他从井中挖出一人。比喻语言之辗转传误
0
回复帖子 发新话题